东区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立足检察实际,积极探索以“三个管理”为导向的高质效履职路径,聚焦主责主业,以抓实业务态势分析、流程监控、案件评查为切入点,构建“全流程、全要素、全周期”管理体系,有效提升办案质效和司法规范化水平,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业务管理 精准分析,科学决策
以业务管理为统揽,高质量开展业务态势分析,通过开展“办案质效”“三个结构比”“案件构成”等专项分析,总结态势规律、研判业务质效,精准定位问题,当好决策参谋“智囊团”。一是明确监督“实质大于形式”,推动法律监督从“浅表化”向深层次转变。针对分析中发现的相同点位重复多次监督等问题,推动应用最高检法律监督模型,强化一体化办案机制,实现类案治理,助推检察官高质效履职。二是依托结构比变化分析,破解法律监督不均衡。针对分析发现该院存在主动履职能力不足、公益诉讼检察薄弱等问题向检委会做专题报告,推动与人大、政协、纪委签订公益诉讼联动机制,转化案件9件,助力四大检察协调发展。三是对该院案件构成进行专题分析,针对该院刑事案件定性、量刑、办案效果等实际情况,积极向院党组提交专项分析报告,推动治罪与治理双治中心建设,提高社会治理效能。
案件管理 全面把控,规范司法
以案件管理为牵引,通过对案件流程、实体进行全方面把控,抓实流程监控管理,筑牢案件办理“防火墙”,推动司法责任制落实到每一名检察干警。一是坚持将流程监控作为规范司法行为的基础性工程,通过“系统预警 人工监控” 双轮驱动,对案件受理、审查、起诉等环节开展全流程监控。二是依托统一业务应用系统,对案件受理、强制措施适用、办案期限、文书制作等关键节点实行“日巡查、周通报、月总结”,建立问题台账并限期整改。2024年以来,共开展流程监控90余次,其中案卡错填漏填整改率达100%、文书瑕疵、程序性等问题整改率达89.5%,显著提升办案质效和司法规范性。三是强化重点案件监管,对不捕不诉、退回补充侦查、认罪认罚等重点案件实行“一案一表”跟踪,联合业务部门会商研判风险点,避免程序空转。四是严格案卡填录审核管理,夯实数据质量“生命线”。依托全市流程监控团队一体化监督优势,创新“三级审核机制”,实行办案组交叉检查、案管专员复审、流程监控团队抽查,逐案建立问题台账并限期整改。
质量管理 案件评查,拧紧“安全阀”
以质量管理为支撑,从证据采信、事实认定、法律适用、办案程序、释法说理等方面,开展案件质量评查,拧紧司法责任“安全阀”。一是加强组织保障。成立案件质量检查评查工作领导小组,同时选用经验丰富的员额检察官纳入“案件质量评查人才库”,对标对表开展案件自查及评查。二是坚持问题导向。以捕诉一体化机制为基础,把评查方向瞄准不捕、捕后捕诉、撤回起诉、诉判不一、改变定性等案件上,同时针对以往检察官互评应付凑数、做老好人的问题,由案管部门对检察官互评案件再次抽查,对两次评查结果不一致的提交领导小组评查认定,确保评查结果真实反映案件办理质量。三是强化结果运用。建立“评查—反馈—整改—回头看”闭环机制,将评查结果纳入检察官业绩档案,对瑕疵案件承办人开展约谈提醒,推动“治已病”与“防未病”相结合。
下一步,东区检察院案管部门将持续深化“三个管理”,探索“数字案管”建设,推动流程监控智能化、数据审核自动化、态势分析精准化、质量评查常态化,以高水平案件管理赋能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。